你是不是也常感覺疲憊、腦霧、發炎指數偏高? 現代生活讓體內負擔日漸堆積,長期下來,血液循環環境可能早已失衡。
👉 MCS+ 血漿置換概念療程,透過血液淨化與循環優化策略,協助你從源頭調整體內環境,打造更輕盈健康的身體狀態。
動脈粥狀硬化病變演化
從下圖就能看到:看似日常的小習慣,會一點一滴影響血管健康若能及早介入,例如透過血液淨化改善血液品質、減少發炎與負擔,便可能成為維護循環、守護血管的一個有效解方?

MCS+ 血漿置換療程是什麼?
這是一種利用體外循環技術進行“置換”概念的深層淨化方式。將經評估後的血液引至體外,代謝掉其中老舊廢物與毒素後,再補回清透的新鮮血漿與營養,讓體內環境達到更新與循環重啟的目的。
什麼樣的人適合血漿置換?
如果你常常覺得 容易疲倦、頭暈腦脹、注意力不集中,甚至伴隨手腳冰冷、容易冒冷汗,或抽血檢查時常顯示 膽固醇、三酸甘油酯偏高、血糖血壓數值不穩定,這些都代表血液循環與代謝負擔可能過重。久坐、熬夜、壓力大、飲食重油重鹽、缺乏運動,更會加速血液中的膽固醇顆粒、發炎蛋白、代謝廢物堆積。
血液淨後血漿顏色
顏色的不同代表著身體症狀也不一樣

正常淡黃色血漿
身體代謝、血脂正常

深黃色血漿
慢性發炎、慢性病風險高、三酸甘油脂異常

乳白色血漿
血漿呈現乳糜狀態,膽固醇、三酸甘油脂超標

土黃色血漿
些許濃稠、藥物毒素累積、三酸甘油酯異常
血液淨化比較圖
MCS+血漿置換禁忌症
- 血壓過低
手部監測收縮壓低於80mmHg、舒張壓低於50mmHg
- 嚴重貧血
男性血紅素低於9g/dL、女性血紅素低於8g/dL
地中海型及海洋性貧血且血紅素低下
- 凝血功能異常
PT、APTT異常;血小板低於90,000/μL
- 最近一年有腸胃道出血病史、有解黑便
最近三個月有進行腸胃鏡檢並切除瘜肉
- 急性疾病發作
感冒、血糖、血壓不穩定
- 洗腎患者、癌症治療期間
- 懷孕、生理期
⚠️ 有以上情形者不建議施作

MCS+血漿置換可能副作用

- 對輸液過敏,出現紅疹、唇麻、寒顫等徵象
- 因電解質不平衡,而產生低血壓、心跳加快、頭暈想吐
- 血漿置換術可能會造成低血鉀、低血鈣、凝血因子消耗、免疫球蛋白偏低等現象,可於術前補充綜合鈣片
- 抗凝劑(ACD)會和游離鈣結合,可能出現低血鈣併發症,包括唇麻舌麻、噁心想吐等,可於術前
補充綜合鈣片 (發生率<1%)
血漿置換術的風險雖無法完全避免,但醫護人員均會隨時留意各種徵象,減低併發症所帶來的傷害
快速瞭解血液淨化
參考文獻來源
-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5999337/
-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40424097/
-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1300488/
-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6849322/
-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4389138/
本網站所提供之內容僅作為一般健康知識與衛教資訊分享,無意取代專業醫師之診斷或治療建議。文中提及之檢測、療程或方法,其適用性因個人體質、病史及健康狀況而異,並非對所有人皆有效果。若您有相關健康問題或疑慮,請務必向合格之專科醫師諮詢與評估。